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5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畅销全球的理财类书籍《金钱心理学》。本书讲述了从攒钱到理财的诸多知识干货,作者分享了18条一针见血的理财智慧,帮助我们了解人类面对金钱时的心理弱点和思维误区,启发我们发展适合自己的金钱观。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距离财富更近一步。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紫竹凌
十点人物志原创
过去几年大环境和经济的变化,让很多人真正意识到了“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也意识到了储蓄的重要性,有意识做储蓄计划。
然而,计划和实际行动之间还是有很多现实阻碍的因素,比如,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收入太少没法存下钱;有的人虽然收入不低,但是各种开支很多,也根本存不下钱;还有部分人,虽然能存下些钱来,但是不知道该如何打理这笔钱,做更长远的规划和使用。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突破这些阻碍呢?
这本《金钱心理学》为不同收入群体如何储蓄和理财,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
作者在过去10多年间不断撰写金融理财方面的文章,结合实际储蓄和理财方面的经验,探究人们对待金钱的心理,分享了一针见血的理财智慧,无论你是理财新手,还是投资老手,这本书都会帮助到你。
作者摩根·豪泽尔是合作基金的的合伙人,知名理财网站“彩衣弄臣”和《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曾两次获得过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颁发的“最佳商业写作奖”。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建议,一起开启储蓄和理财之路。
每个人对金钱的认知不同
作者在本书的开篇就写了这样一句话:“你对金钱的个人经验只有百亿分之一符合实际,但它构成了你对世界运行方式主观判断的80%。”
这句话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年代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价值观不同等等原因,导致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金钱的认知和态度,而这些观点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比如,月薪5000的两个人,家庭经济不好的人会认为自己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家人种庄稼一年的收入,因此,在消费时会谨慎计划和储蓄,平时省吃俭用,一年到头存下不少钱;而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人会认为这点钱不算多,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毫无顾忌,成为月光族。
大发彩票大厅-welcome环球
同样,几年前,《纽约时报》对大型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开设的工厂的工作环境做过一次报道,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很恶劣,很多读者感到愤怒的同时也对在那里工作的人感到不理解。
然而,一名工人的侄子却说,他的姑妈以前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了生活只能被迫成为妓女,现在在富士康工作,虽然受可恶的资本家剥削,赚取微薄的工资,但这份工作会给姑妈尊严,她再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欺辱了。
他同样为打抱不平的读者感到愤怒,表示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工作机会,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富士康的工作已经令他们很知足了。
可见,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和金钱相关的决定,都有合理的一面,因为这些决定是我们在掌握当时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独特经历后所做出的。

再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买彩票。
我们都知道,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但是依然有人去买,尤其是美国很多穷人,每年花在买彩票上的钱,比花在电影、电子游戏等娱乐项目和书籍学习上加起来的钱还多。
美国收入最低的家庭平均每年买彩票花的钱大约是412美元,是那些高收入家庭购买彩票金额的4倍,但这412美元,有近一半的低收入家庭在急需用钱的时候都拿不出来。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家庭购买彩票是一种疯狂的行为,但是他们有自己的逻辑和消费观,认为每天靠着微薄的收入生活,这辈子存钱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有高收入,而买彩票是唯一能实现梦想的途径,所以,买彩票买的是梦想和希望,这也就是他们热衷于买彩票的原因。
其实,我们不需要评判这些人的做法,只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金钱的观点就足够了。
“理财”这个概念比较新
不同人对金钱的认知不同,是我们难以存下钱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导致我们很难存下钱的原因是“理财”这个概念其实是比较新的。
不同国家的货币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储蓄和投资,是现代才开始的。以美国的退休机制为例,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工作到一定年龄后就退休”这个概念,在美国最多不过两代人的历史。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前,美国人一直会工作直到死亡为止,后来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想改变这种情况,但最初提供的补贴远远不够退休金的水平。1940年,美国第一个交社保的人第一次领退休金的时候,拿到了416美元,直到1980年,美国人每个月所领取的退休金才超过1000美元。

现在很多年轻的美国人普遍都以为“以前人人都有退休金”,这是一种被过分夸大的错觉。实际上,1975年的时候,美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享有退休金,而他们领取的退休金也只是很少一部分。
直到1980年,“人人都有权利光荣退休”的想法才成为现实,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钱进行储蓄和投资。
1978年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出现,每个上班工作的人,都会从当月工资中扣除一部分到退休金账户由国家统一管理,退休的时候发放。退休金账户的概念,美国在1998年才诞生,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1986年才出现。
所以,很多人不擅长储蓄和理财也不足为奇,因为在这场金钱的游戏中,我们都是新手罢了。
另外,热门理财产品中的指数基金也是近25年才兴起的,甚至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消费债务——各种抵押贷款、典当行、信用卡、车贷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它们的历史也只有50多年,所以,我们也在慢慢适应这种金钱使用方式。
从古至今,人类驯化狗这种动物已经有1万年的历史,但直到今天,狗的身上仍然保留着它们祖先身上的一些习性。
而我们应对现代金融体系只有不到50年的历史经验,却希望能完美地适应它,并能应对它,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尤其是在今天各种营销广告无孔不入的生活环境中,或许我们能积累很多做生意的经验,但有关储蓄和理财的经验还远远不足,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结语
今天,我们分析了很多人难以储蓄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对金钱的认知受到我们的经历、原生家庭经济条件等影响;另一方面,是储蓄和理财这个概念比较新,我们对金钱的使用还在探索阶段,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你对金钱有着怎样的认知?有没有自己的储蓄和理财计划?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想法!
在储蓄和理财的路上,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吗?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原标题:《《金钱心理学》①|存钱,才是最大的底气》
阅读原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